有沒有家裡小孩跟我家一樣,升上國中之後大喊地理好難的?
其實地理真的沒有想像中簡單~
大家覺得地理這個學科,到底該放在理組還是文組呢?
先來看看七年級生的地理大綱吧!
(資料來源-學習吧網站:https://www.learnmode.net/knowledge/version?p=38)
可以發現,其實地理更像是綜合的學科,除了位置分布的名詞之外,其實是需要"科學"角度理解的學問
所以,更需要有邏輯的敘述方式,才能讓孩子更了解!
而Horrible Geography除了以詼諧、輕鬆、無痛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地理之外,
提綱契領讓讀者更能了解發展的歷史,自然現象的發展成因
更重要的是,書中有很多讓你驚訝的小故事~
(維持Horrible系列的風格,越誇張愈越狗血,讓你更忘不掉啊!!)
這次我選讀的是台灣最常面臨的天然災害: 地震、劇烈天氣
分享的是讓人聞風喪膽的地震Earthquake
故事一開頭就從1906年發生的舊金山大地震,用故事、數據讓大家知道地震是多麼恐怖
(我想我們這一代親身體驗921地震的,應該不需要用故事導讀都知道是有多恐怖的吧!)
(圖片來源:網路)
接著提到歷史中創建板塊飄移理論的第一人Alfred Wegener
這個故事很妙~
他本來是個想當太空人的天才小子,後來改換研究天氣,長大後在大學教有關天氣的課程
有一天,正在跟學生講到Greenland的時候,突然發現南美和非洲的海岸線,感覺就像是拼圖一樣,是可以被拼在一起的
接著在某一天,讀報的時候心血來潮,一把撕開報紙,那個線條、吻合度,就像是南美和非洲的海岸線一樣~
於是他發表了板塊飄移 (Continents Drifting),可惜當時的學者認為他在亂講
他終其一生都在想辦法證明他的理論,但是都沒有成功...就消失在Greenland了...
一直到50年後,深海研究的科學家終於親眼看到深海中的岩漿從海床冒出,把海床推開~
才證實Alfred一直是對的!
~~來分享一下,在讀這段有一個諺語: blue in the face
代表堅持做某件事,但是做到臉都發青了,還是沒有成功 (我原本還以為臉藍了所以死了XXD)
當然這本書裡,介紹了版塊移動的原理、斷層種類等等相關的地理知識
但特別的是,會搭配這一些有趣的提問,(而且常常叫你拿去問地理老師也可能答不出來的問題!)
沉悶的解說圖也會搭配小細節,讓你忍不住噗哧笑出
而且用最生活化的例子,更能連結經驗而忘不掉
像是這張圖~ 把地球上的斷層比喻成老師在使用的老舊馬克杯
這個馬克杯感覺就在等待著哪一天超過壓力,就會裂開不能再用的窘境
(就像是地球上的地震,超過一定壓力就會發生較大規模的地震一樣)
也提供了一些小實驗,還可以透過動手做的過程,加深記憶
同場加映: 網路上找到這個影片,也是很適合跟孩子一起討論板塊飄移的原理歐
書中含金量很高,而且每個環節都有一個小故事,讓你一頁接著一頁,完整又無壓力的看完相關的知識及歷史
最後整理幾個我自己覺得重要(或者是我自己不知道的單字)分享給大家~
這套書已經銷售超過200萬冊以上,並以翻譯成至少20種語言
並且也受到地理協會高度讚揚,表彰其對於學校地理學的貢獻,讓更多孩子能夠了解、喜愛地理這個學科
(你看這個用雲層打架來形容冷暖鋒交會~超傳神的!)
雖然市面上早已有中文版,但是如果願意的話,我認為更適合閱讀英文版
因為書中很多片段利用英文諺語來引入地理知識、甚至是有趣的小故事
像是"saving up for a rainy day" 意思是指有備無患
但在Stormy wether 這本書用這句當引言,告訴大家想存錢的千萬別去夏威夷
因為一年有335天在下雨XD
還有另外一個讓人驚訝到掉下巴的故事,也是用諺語" lighting never strikes twice" (意指倒楣的事不會發生兩遍)作為引言
分享有位先生曾經被雷打中7次@@
(圖片來源:網路)
這絕對是一套會讓你同時加值地理及英文能力的書!
分享給大家
Earth-Shattering Earthquakes: https://www.cavesbooks.com.tw/EC/Books_Prod_Content.aspx?SHOPID=WSP20200617134637095&GID=GDS20221103165650RAN
Stormy Weather: https://www.cavesbooks.com.tw/EC/Books_Prod_Content.aspx?SHOPID=WSP20200617134637095&GID=GDS202211031646183P5